一、测试需求分析
(一)电气性能测试需求
GKD 矿用低压柜需进行的电气性能测试,涵盖绝缘电阻、耐压强度、接触电阻、电流电压参数测量等关键指标。绝缘电阻测试需精准测量各回路绝缘性能,判断是否符合矿用安全标准;耐压强度测试要模拟高压环境,检验设备绝缘结构的可靠性;接触电阻测试则需精确检测开关触头、母线连接点等部位的导电性能,电流传输稳定。此外,对电流、电压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精度要求,需满足煤矿井下复杂供电场景的监测需求。
(二)机械性能测试需求
机械性能测试聚焦于低压柜操作机构、传动部件等的可靠性。需测试开关分合闸时间、同期性、机械寿命等参数,操作机构动作准确、灵活,能适应井下频繁操作的工况。例如,通过多次模拟分合闸操作,检测机构部件的磨损情况与疲劳寿命,防止因机械故障导致供电中断或设备损坏。
(三)保护功能测试需求
低压柜的保护功能是保障井下用电安全的关键,需对过流保护、漏电保护、欠压保护等功能进行自动化测试。模拟各类故障场景,验证保护装置能否快速、准确动作,如设置不同倍数的过流电流,测试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灵敏度;模拟漏电接地故障,检验漏电保护的可靠性,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切断电路,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。
(四)智能化功能测试需求
随着 GKD 矿用低压柜智能化程度提升,需对其在线监测、远程控制、通信功能等进行测试。检查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实时性,验证远程分合闸、参数设置等控制指令的执行效果,测试通信协议(如 Modbus - TCP、IEC 61850)的兼容性与稳定性,智能化功能正常运行,满足矿山自动化运维要求。
二、系统总体架构设计
(一)系统组成模块
控制单元:作为系统核心,采用高性能 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或工业计算机,负责接收测试指令、控制测试流程、处理测试数据。通过编写自动化测试程序,实现对各测试模块的协调与控制。
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:运用高精度传感器(如电流互感器、电压互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振动传感器等)采集低压柜的电气与机械信号,并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、放大等调理,数据准确可靠,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。
测试执行模块:包含各类测试仪器与设备,如绝缘电阻测试仪、耐压测试仪、接触电阻测试仪、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等,根据控制单元指令,自动完成相应测试项目,并将测试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。
通信模块:支持多种通信接口(以太网、RS485、CAN 总线等),实现与低压柜智能化功能的通信测试,以及测试系统与上位机、监控中心的数据交互,便于远程监控与管理。
人机交互界面:设计直观、易用的操作界面,通过触摸屏或计算机软件,操作人员可设置测试参数、启动测试流程、查看实时测试数据与结果报告,实现对测试过程的可视化控制与管理。
(二)系统工作流程
操作人员在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测试参数与测试项目,发送测试指令至控制单元。
控制单元解析指令后,向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、测试执行模块下达操作命令,启动相应测试流程。
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实时采集低压柜测试数据,并传输至控制单元;测试执行模块完成测试任务后,将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。
控制单元对采集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、处理,判断测试项目是否合格。
测试结束后,控制单元将测试结果生成报告,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展示,并存储至数据库,同时可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上位机或监控中心。
三、硬件选型与设计
(一)核心控制设备选型
PLC 可选用西门子 S7 - 1500 系列或施耐德 M580 系列,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丰富的通信接口,能满足复杂测试逻辑的控制需求;工业计算机则可选择研华等品牌的高性能工控机,搭载 Windows 或 Linux 操作系统,便于开发定制化测试软件,实现对测试流程的灵活控制与数据管理。
(二)传感器选型
电气参数传感器:电流互感器选用 0.2S 级高精度产品,电流测量误差小于 ±0.2%;电压互感器采用高精度电磁式或电子式互感器,满足电压测量精度要求;功率传感器选用高精度数字式功率计,可同时测量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。
机械参数传感器: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测量开关触头行程;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操作机构振动;通过时间继电器精确测量分合闸时间,机械性能测试的准确性。
(三)测试仪器选型
绝缘电阻测试:选用 2500V 或 5000V 数字式绝缘电阻测试仪,具备自动量程切换、数据存储功能,测试精度高、稳定性好。
耐压测试:采用高压耐压测试仪,输出电压可调,具备过流保护、短路保护功能,可模拟不同等级的耐压试验,保障测试安全。
接触电阻测试:使用直流微欧计,测试电流可达 100A,分辨率达 1μΩ,能快速、准确测量低压柜各连接点的接触电阻。
四、软件系统设计
(一)测试软件架构
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软件系统分为测试管理模块、数据采集模块、数据分析模块、报告生成模块、通信模块等。各模块独立开发、协同工作,便于功能扩展与维护。测试管理模块负责测试流程的控制与调度;数据采集模块实时读取传感器与测试仪器数据;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、分析与判断;报告生成模块根据测试结果自动生成规范的测试报告;通信模块实现与低压柜及上位机的数据交互。
(二)测试流程自动化实现
通过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,实现测试流程的自动化控制。例如,在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时,脚本可依次控制绝缘电阻测试、耐压测试、接触电阻测试等项目的启动与停止,自动记录测试数据,无需人工干预。同时,设置测试流程的逻辑判断,如在绝缘电阻测试不合格时,自动跳过后续耐压测试,避免设备损坏,提高测试效率与安全性。
(三)数据管理与分析
建立数据库存储测试数据,支持 SQL Server、MySQL 等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。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存储,便于查询与统计分析。利用数据分析算法,如趋势分析、故障诊断算法等,对历史测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预测设备潜在故障,为设备维护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同时,生成可视化图表(如折线图、柱状图、饼图等),直观展示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结论,辅助决策。
五、系统校准与维护
(一)系统校准
定期对自动化测试系统进行校准,测试数据的准确性。校准内容包括传感器精度校准、测试仪器计量校准等。采用标准校准设备(如标准电阻、标准电压源、标准电流源等),按照校准规程对系统进行校准,记录校准数据,当校准误差超过规定范围时,及时调整或更换设备,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。
(二)系统维护
制定系统维护计划,定期检查系统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,如检查传感器连接是否松动、测试仪器是否正常工作、通信线路是否畅通等。对软件系统进行定期更新与优化,修复漏洞、增加新功能,系统稳定运行。同时,建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,当出现故障时,快速定位故障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,减少停机时间,保障测试工作的正常开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