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6-26 19:04:00 来源:正变电气
接合面形式:采用平面式、圆筒式或螺纹式等隔爆接合面结构。平面式接合面适用于柜门、盖板等部位,需保证表面粗糙度 Ra≤6.3μm,以减少火焰通过间隙的可能性;圆筒式接合面常用于转轴、操作杆等旋转部件,通过精确控制配合间隙(如 10kV 开关柜隔爆间隙≤0.4mm),防止爆炸压力与火焰外泄;螺纹式接合面则用于接线端子、螺栓等连接部位,螺纹啮合深度不少于 8mm,圈数不少于 6 圈,增强密封性 。
间隙与长度控制:根据外壳容积和使用电压等级,严格控制隔爆间隙与接合面长度。例如,容积≤100cm³ 的外壳,10kV 设备隔爆间隙应≤0.5mm,接合面长度≥12.5mm;容积>100cm³ 时,需进一步增大间隙与长度,隔爆性能达标。
材料厚度计算: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(如 Q235B、不锈钢),根据外壳尺寸、内部爆炸压力(一般按 1.5MPa 设计)及安全系数(≥2),通过公式计算小壁厚。例如,对于容积较大的高压开关柜外壳,钢板厚度通常≥6mm,在内部爆炸时不发生破裂。
加强筋与支撑结构:在外壳内部增设加强筋或支撑结构,增强整体刚性。例如,在柜门内侧焊接十字形或井字形加强筋,防止爆炸时柜门变形导致隔爆失效;对大型外壳,采用框架式结构,分散爆炸压力,提高抗冲击能力。
电缆引入装置:采用隔爆型电缆引入装置,如压紧螺母式或浇封式结构。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通过橡胶密封圈与金属垫圈挤压密封电缆,电缆与引入装置之间无间隙;浇封式则将电缆与填充物(如环氧树脂)浇封固化,防止爆炸性气体进入外壳内部。
操作杆与转轴密封:对于操作杆、转轴等贯穿件,采用迷宫式密封结构或增加隔爆轴套。迷宫式密封通过多层环状间隙阻挡火焰传播,轴套与转轴的配合间隙需符合隔爆要求,操作部件动作时仍保持隔爆性能。
防腐处理:外壳表面采用喷塑工艺,行喷砂除锈,再喷涂环氧树脂粉末,经高温固化形成厚度≥80μm 的涂层,增强耐腐蚀性。对于不锈钢外壳,可进行电解抛光处理,提高表面光洁度与抗锈能力。
标识与喷涂:在外壳明显位置喷涂防爆标志(如 Ex d I Mb)、产品型号、额定参数等信息,采用耐高温、耐磨损的油漆,标识长期清晰可辨。
外观检查:检查外壳表面是否平整、无裂纹,焊缝是否均匀,密封胶条安装是否牢固,隔爆接合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尺寸测量:使用游标卡尺、千分尺等工具测量隔爆间隙、接合面长度、壁厚等关键尺寸,符合标准。
绝缘与气密测试: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≥100MΩ)与气密试验(充气压力 0.1MPa,保压 5min 无泄漏),验证外壳电气性能与密封性能。